跳至內容

韓式中餐

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韓式中餐
諺文중화 요리
漢字中華料理
文觀部式junghwa yori
馬-賴式chunghwa yori

中國菜系列
四大菜系
魯菜 - 川菜
粵菜 - 蘇菜
八大菜系
閩菜 - 浙菜
湘菜 - 徽菜
十大菜系
京菜 - 上海菜
十二大菜系
陝西菜 - 豫菜
十四大菜系
遼菜 - 楚菜
十六大菜系
津菜 - 滇菜
新八大菜系
隴菜 - 杭幫菜
吉林菜 - 遼菜
甬菜 - 陝西菜
晉菜 - 滬菜
閩菜
福州菜 - 莆田菜
閩南菜 - 閩西菜
閩北菜
粵菜
廣州菜 - 潮州菜
客家菜 - 順德菜
蘇菜
京蘇菜 - 蘇錫菜
徐海菜 - 淮揚菜
東北菜
東北菜 - 遼菜
吉林菜 - 龍江菜
其他菜系
宮廷菜 - 官府菜
河北菜 - 大連菜
譚家菜 - 內蒙菜
新疆菜 - 江西菜
西藏菜 - 青海菜
廣西菜 - 貴州菜
福州菜 - 海南菜
台灣菜 - 娘惹菜
客家菜 - 眷村菜
香港菜 - 澳門菜
宗教飲食
清真菜 - 齋菜 - 道教飲食
海外中國菜
日式中國菜 - 韓式中國菜
馬來西亞中國菜英語Malaysian Chinese cuisine -
印尼中國菜英語Chinese Indonesian cuisine - 菲律賓中國菜英語Filipino Chinese cuisine
巴基斯坦式中國菜 - 印度中國菜
毛里裘斯中國菜英語List of Sino-Mauritian dishes - 澳洲中國菜英語Australian Chinese cuisine
英式中國菜英語British Chinese cuisine - 加拿大中國菜英語Canadian Chinese cuisine
美式中國菜 - 加勒比中國菜英語Carribean Chinese cuisine
拉美式中國菜英語Chinese Latin American cuisine
(波多黎各式中國菜英語Puerto Rican Chinese cuisine - 秘魯中餐)

韓式中餐,在韓國又稱爲韓式中華料理(韓語:한국식 중국 요리),是由韓國華人將中國菜與當地烹飪技法結合的融合菜式。[1]

儘管最初源自中國菜,但韓式中餐由具有韓國風味和配料的獨特菜餚組成,因此它是一種混合菜系。 [2]

在韓國,中餐大多是外賣的,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,韓式中餐則會在韓餐廳,或是由移民來的韓國華人餐廳提供。

特徵[編輯]

韓式中餐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仁川,當時亦是韓國大部分華僑的居住地[1]。由於位置接近,韓國大部分華僑都來自山東省,因此大多數韓國中國菜都受到魯菜的影響[1]

在20世紀中葉,韓國中餐成為高檔菜的代表,並形成了影響今日韓式中餐的四大門派:豪華大飯店派(以李連福為代表)、新羅酒店八仙派(以「華商翟師傅」為代表)、紅寶石派(以呂敬來為代表)、雅敘園派(以劉方寧為代表)。

菜品[編輯]

大多數韓式中餐館都供應三種主要的韓式中餐:

  • 韓式炸醬麵자장면),一種與中國的炸醬麵同源但有所不同的麵條料理[3]
  • 炒碼面짬뽕),一種用蔬菜、肉類或海鮮和辣椒油調味的辣麵湯,而名字則借用借鑑福建的燜面,但發源於日本的強棒面[4]。最初的炒碼面和強棒面一樣是不辣的,但1960年代開始炒碼面里開始加辣椒[4]
  • 糖醋肉탕수육),演變自魯菜的糖醋里脊,但糖醋肉醬料會與胡蘿蔔、黃瓜、洋蔥、木耳、蘋果和菠蘿等水果和蔬菜同炒,而糖醋里脊中不會放任何蔬菜水果。[3]韓國人吃糖醋肉普遍分兩派:將醬汁整個倒在肉上吃,或是單獨夾肉沾上醬汁食用。

韓國中餐館經常供應的其他菜餚包括:

  • 中國冷麵(중국냉면),主料為麵條、五香醬肉、黃瓜、蟹棒海蜇和一個煎雞蛋,配以用醬油和香辛料調味的冷雞湯。吃時再澆上由芥末和花生醬混合的濃厚醬汁。[5]
  • 干烹雞(깐풍기),將雞塊炸制後裹上甜辣醬炒制而成。
  • 干烹蝦깐풍새우),將蝦裹上面糊和麵包糠油炸後,以甜辣醬汁炒制而成,醬汁中亦會含有豌豆、胡蘿蔔等蔬菜。
  • 辣椒雞라조기),與辣子雞類似的菜。
  • 烏冬(우동),一種與炒碼面類似但不辣的湯麵,與日本烏冬麵韓式烏冬麵都無關。[6]
  • 溫滷麵(울면),類似於烏冬麵,由小麥粉麵條、切碎的蔬菜和海鮮組成,但湯汁濃厚,以玉米澱粉勾芡。

韓國中餐館也供應餃子,通常是煎餃。亦提供辣椒粉,用於調味或與醬油混合。

韓國人傳統上吃中國菜會配黃蘿蔔或者蘸過春醬的生洋蔥,甚至乾脆配泡菜解膩。

圖片[編輯]

相關條目[編輯]

參考文獻[編輯]

  1. ^ 1.0 1.1 1.2 Lee, Cecilia Hae-Jin. A Chinese-Korean mashup? Here are 5 restaurants to try in L.A.. Los Angeles Times. 2015-09-02 [2017-09-20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-09-21). 
  2. ^ Kayal, Michele. Traditional Chinese New Year fare symbolic. Associated Press. 2014-01-14 [2017-04-18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-03-12) –透過Lubbock Avalanche-Journal. 
  3. ^ 3.0 3.1 Chung, Paul. Korean Chinese Food: The Must-Try Fusion Cuisine You've Never Heard of. Asia Society. 2013-07-24 [2017-03-01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-03-02). 
  4. ^ 4.0 4.1 이, 성희. [명사 70인과의 동행] (38) "중국 초마면 본 일본인이 짬뽕이라 불러"…한국 근대를 맛보다. Kyunghyang Shinmun. 2017-03-17 [2017-04-20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-05-18) (韓語). 
  5. ^ Seo, Won-ye (서원예), (2009-06-12)냉면만 먹자니 지겹죠…색다른 '여름麵' 어때요 (in Korean), Hankguk Gyeongju
  6. ^ udong 우동. Standard Korean Language Dictionary. National Institute of Korean Language. [2017-03-15]. (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-02-24).